文字 / 劉庭均
攝影提供 / 陳彥齊、網路圖源
當科技遇上藝術
在奧地利舊鋼鐵工業城市中
碰撞出當代的煉金術
一座奧地利北方的城市沸騰著,接迎著各國蜂擁而至的朝聖者、藝術家、觀光客。2009年以媒體藝術被選為歐洲文化首都的林茲,曾是鋼鐵工業為主的城市,然而隨著重工業產量銳減都市被迫轉型,取而代之的政策,是推廣當時剛起步的科技媒體藝術。三十年過去,這座奧地利的第三大城,年年舉辦著令全世界媒體藝術創作者與欣賞者狂熱的林茲電子藝術節 Ars Electronica Festival。
當世界享受於數位時代革命所帶來的便利,一群年輕的藝術家、科學家、設計師們共同合作,將神經科學、生物科技、資訊科學軟硬體等等的相關知識結合、應用、乃至於創作,不但開啟了新的視野與觀點,也成為了當代的煉金術。
林茲電子藝術節始於1979年,致力於推廣科技媒體藝術,並營造開放平台串連世界各地的參與者,面對面討論諸如藝術、科技、社會等多面向的內容。時至今日,也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科技藝術節慶。電子藝術節有著極為多元的活動安排,除了作品徵件展出與表演,亦有工作坊、論壇、講座、青年推廣活動、民眾參與、音樂會、與影片放映等等。1987年起,舉辦世界規模最大的電子藝術獎項 PRIX ARS ELECTRONICA ,向全世界科技媒體藝術創作者公開徵件。
(圖2|2016年電子藝術節 Radical Atoms and the alchemists of our time)
2016年的電子藝術節自9月8日持續至9月12日,主題為「基本原子與我們時代的鍊金術士」(Radical Atoms and the alchemists of our time),廢棄的貨運物流中心 PostCity 是今年電子藝術節的主要展區,除了有「郵遞城市」這樣的名稱之外,亦有「未來城市(post-city)」這樣的意涵。2015年的電子藝術節也是在同樣的場地舉辦,並以 PostCity 為主題,討論著未來城市與居住關係的可能性。
入口空間
(圖3 |位於廢棄物流中心 PostCity 的聲音表演 |攝影:Tom Mesic)
進入 PostCity 一樓的入口處是大排長龍的服務台,在此可以購買藝術節的票卷,除了五天節慶套票外,另有販售單日,或大型表演的入場票。一樓同時也是講座與論壇主辦的地點,以及大學合作系所、藝術家工作室、研究單位、藝文單位與企業單位等等的展出空間。
學生作品展區
走入大學作品的展區,所見的是時下各媒體藝術領域的學生作品,藝術家與同學隨之在側,與觀眾分享著自己的創作。另一側關於十九歲以下青年企劃(U19)的特區中,電子遊戲、飛行器、創客科技等等的體驗相繼呈現與發表,也可以看出電子藝術節非常重視的環節——教育。不僅是創作引導、協助展出、甚至是舉辦大量以科技藝術教育為主題的講座;兒童與青少年相關的創作,也吸引著不同年齡層的人了解科技媒體與社會如何相輔相成及互動,啟發更多人參與媒體藝術的創作領域。
(圖4|學生作品,穿戴式植物實驗服|攝影:Tom Mesic)
(圖5|學生作品,隨著踩動腳踏車充氣服| 攝影:陳彥齊)
一樓展區
除了學生與青年之外,藝術家們也在一樓分享自己工作室的成果。1995年創作被德國卡斯魯爾藝術暨媒體科技中心(ZKM)永久典藏之經典作品【冊頁之外】(Beyond Pages)的媒體藝術家藤幡正樹(Masaki Fujihata),便將自己曾創作的作品以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的方式整理成作品集,透過擴增實境的技術,將作品原有的互動方向以3D影像再現,成為了一次關於「紀實」的再創作。
(圖6|Masaki Fujihata 展示作品集|攝影:Florian Voggeneder)
除此之外,以同性婚姻的角度作背景,得到日本媒體藝術季優秀獎的長谷川愛(Ai Hasegawa)的作品【(Im)possible Baby, Case 01: Asako & Moriga】也隨著日本媒體藝術季宣傳的展間一同展出。透過兩位女性的DNA,假想她們以基因技術生產的小孩外貌與其家庭生活的種種,最後於日本電視台 NHK 播映創作紀實,這樣的作品也開啟了大眾對於社會、文化與多元家庭的討論。
(圖7|(Im)Possible Baby |攝影: Ai Hasegawa)
一樓同時也有企業合作的展區,並在此呈現了新研發的科技產品或是實驗性技術:虛擬實境、未來機器人、3D列印元件、人造肌膚等等,也供現場的藝術家交流合作的機會,例如作品【Sonic Wildness】,創作者 Steffen Armbruster, Antye Greie-Ripatti,便是與實驗為主的企業 USOMO 合作。將展場營造成一個視聽的空間,當觀眾戴上特製的耳機在空間中行走,耳機頭頂的感測器會感應觀眾位於空間中的位置,當觀眾靠近不同的標的物,耳機便會發出對應空間的聲響,形成空間與聲音的探索體驗。
(圖8|Sonic Wildness|攝影:Florian Voggeneder)
跨域的前瞻性表演也時時發生在電子藝術節各個角落,【Neighbor】便是結合虛擬實境(Virual Reality)、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以及舞蹈的表演作品;登記參與的觀眾會戴上虛擬實境的頭盔,在六分鐘裡參與這場四人的行為演出,外界真實的人影與預錄的虛擬人影交錯著,模糊著參與者自身與外界的關係界線。必須特別提到來自台灣團體的表演,由台南人舞團帶來的【Solo Date】,演員蔡柏璋一人分飾多角與虛擬科技的對話,開啟未來科技對於人類心智的想像。
(圖21|Neighbor |攝影:陳彥齊)
(圖22|Solo Date / Pao-Chang Tsai (TW) 於電子藝術節的宣傳照|攝影 :Pao-Chang Tsai)
地下一樓的表演活動
沿著樓梯往下,進入地下一樓(Ground Floor) 廢棄的火車軌道;主要大型活動的舉辦地點,除了有定時的行為表演、互動裝置,更有令人矚目的實驗性飛行器競賽。廢棄的月台與鐵軌,將觀眾與表演者分隔成兩個區塊,聲音迴盪在諾大空間中,而殘響在狹長的空間中逐漸消散,是一處十分獨特的表演空間。
(圖9|廢棄鐵道舉辦的飛行器競賽|攝影:Florian Voggeneder)
(圖10|位於地下一樓的表演活動Roboaction(s) A1 K1|攝影:陳彥齊)
第一天晚上的開幕表演位於地下一樓;【Ars Electronica Opening】揭開序幕,音樂、演唱、舞蹈、馬戲、聲音表演、行為演出等等,驚豔著初訪的民眾。
日本藝術家和田永(Ei Wada)的【換気扇サイザー|Exhaust Fancillator】,是開幕表演中極為推薦的作品,自製風扇樂器演奏不同的音階,令人熟悉的旋律與不習慣的聲響交互發聲。
(圖11|換気扇サイザー|Exhaust Fancillator|攝影:Florian Voggeneder)
另外一件藝術家 Navid Navab 導演,並由 Tony Chong 表演的作品【Practices of -Everyday Life 】以烹飪為主題,隨著廚師的調理動作、切、煮、翻、炒等等配音,並搭配背景的投影視覺,將日常生活轉變為一場令人驚豔的噪音表演。
(圖12|Practices of Everyday Life|攝影:陳彥齊)
到了第三天晚上,地下一樓則主持表演活動 AEN(Ars Electronica Nightline),AEN是年度重要的聲音演出;實驗性電子聲響、音像(Audio / Visual)表演喧囂至清晨,是噪音與電子音樂愛好者一大享受。
除了 Opening、AEN 之外,電子藝術節行之有年的音樂會 Big Concert Night 也在地下一樓舉辦;藝術節第五天,原本分隔兩區的空蕩月台放置了管弦樂團的座位。晚間場外販售著白酒與啤酒,場內的林茲布魯克納管弦樂團(Bruckner Orchester Linz)則演出著諸多電腦音樂(Computer Music)的作品,並與不同的視覺設計師、藝術家合作,將每首樂曲化作獨特的視聽饗宴。
(圖13|AEN表演Funkstörung, Lighstorm / Michael Fakesch (DE) and Chris De Luca (DE)|攝影:陳彥齊)
(圖14|AEN合成器表演|攝影:Florian Voggeneder)
(圖15|Big Concert Night演出, Marc Reibel (AT):Rendez-vouz avec Claude,Performed by Bruckner Orchester Linz (AT) / Dennis Russell Davies (US/AT) Visualisation by Akiko Nakayama (JP)|攝影:Florian Voggeneder)
地下二樓的迷宮區
介紹完地下一樓的表演,我們更深入至地下二樓的迷宮區(Maze),過去作為物流中心的儲藏室廢棄管線遍佈、牆面灰白而靜謐,當我們穿梭於狹窄的地下走道,彷彿走入電腦遊戲的迷宮,探索著空間與路線尋找每件作品;電子藝術節將此區設計為音像/聲音類作品的展場,每個作品都擁有獨立規劃的展覽空間,有的在諾大空間產生迴響,亦有狹窄走道中熠熠生輝的光影視覺,不同環境設計也凸顯作品各自的風貌。
如 Michael Montanaro 與 Navid Navab 的聲音裝置作品【Aquaphoneia】,裝設在剛進入迷宮區的大廳,作品會即時收錄參與者的聲音,再經過仿製鍊金術過程——沸騰與燃燒的洗禮,由另一端裝置發出迴盪於整個空間的聲響。
(圖16|Aquaphoneia|攝影:Tom Mesic)
行進地下二樓,另一件也相當吸睛的作品【Anatomy of Frozen Genesis】由藝術家 Dean Verzel 設計,以攝影的角度向著名作品創世紀致敬,拍攝一對自屍體上取下冷凍在冰塊中的手臂, 如畫作般戲劇化的擺設,引發對於死亡、血肉、生命短暫的想像。
(圖18|Anatomy of Frozen Genesis|攝影:陳彥齊)
繼續深入迷宮,低頻喇叭的聲響逐漸清晰,撼動著聽覺,掀開擋住的門簾,作品【Black Hole Horizon】,三個大型的揚聲器頻率隨機地生成低頻聲響,空氣透過聲波的震動,從喇叭同時吹出一顆顆大型泡泡,仿佛保存著餘音飄浮在空間中。
(圖17|Black Hole Horizon|攝影:劉庭均)
地下二樓的作品,以聲音、光影、視覺為出發。原本毫無生氣的廢棄地道,經過藝術家創作的巧手,成了媒體藝術極佳的觀賞空間。
公共空間
走出 PostCity ,沿著官方給予的林茲市區地圖前進,附近的大樓、教堂、店家,也成為許多新媒體藝術的展示空間。教堂中的裝置作品,將嚴肅莊重的宗教氛圍,昇華至一種對於神性的想像。位於火車站旁建築物的投影作品,也將作品置於開放的公共空間中,不再侷限於特定的展場。
(圖19|位於城市中的投影作品Burning Too / Don Ritter (US) |攝影:Don Ritter)
在電子藝術節的主旨中,新媒體藝術不是只能存在於美術館白盒子的展覽空間,同時也可以是位於戶外與觀眾互動的可能性。當然的,戶外也是大型活動的最佳選址,今年電子藝術節延續去年再度舉辦大型的飛行器表演【Drone100】,位於多瑙河畔的飛行器演出同時也是奧地利林茲大學(Johannes Kepler University Linz)五十週年校慶舉辦大型節慶活動的開場。逐漸入夜,大量群眾擠進了河畔,整個城市不管是本地亦或是外地人,坐在河邊的草皮上,等待著開場以及整晚的表演。
(圖20|為於多瑙河畔表演的 Drone 100|攝影:Martin Hieslmair)
煉金術本是中世紀科學家對長生不老與榮華富貴的企求,將不同的基本材料轉化與提煉,期盼能更接近心中的目標與理想;對比當代,創作者們也對於社會、藝術、心理有著追求極限的想像,以開放的媒材組合、創作,不斷實驗著新的可能性,林茲電子藝術節 Ars Electronica Festival,便給予現代鍊金術師一個追球極限的平台,吸睛的表演以及大量精湛的作品,一飽全世界對於新媒體藝術渴望觀眾的的眼福。
下一個章節我們將看到,
作為全世界最重要的科技藝術組織之一:電子藝術中心(Ars Electronica Center),以什麼樣的目標自許?館內全世界最大的互動投影空間 Deep Space 8K 又呈現什麼樣的內容?我們也將進入電子藝術節的主軸 PRIX ARS ELECTRONICA ,自1987年起頒發著科技藝術界最重要的金尼卡獎(Golden Nica Award),回望當年得獎的作品,其實已大幅改變我們的社會與生活的方式,也開拓新媒體藝術創作的無限空間。
/ 部分圖源為 Ars Electronica Festival 創用CC授權提供